西南这些将领会尽力的。
很简单。
像这些家伙都有家丁,都有宗族亲信,就像武装商队般往来缅甸经营宝石业务就行。
蜀王需要时候直接以武装商队的身份帮忙。
以后大明对外就是要多多搞这种武装商队。
卫所性质的移民反而要减少。
这种性质的移民,很容易引起他们的不满,就像之前大宁那些,但武装商队是纯粹民间的,完全靠着利益驱动的,就像盐商在边塞的商屯,他们移民是为了利益去的,那么只要利益不断,他们也就会在那里世代繁衍生息。
像抹谷宝井这种,那就真的可以世世代代了。
毕竟直到现代还在挖。
而且这种利益引诱下的移民串起来的是链式。
从加工,运输,开采,包括为这条链上人员服务的服务业,哪怕是特殊服务业,全都会有的,就像触手一样深入缅甸内陆。
蜀王没有多说什么,既然不可能再留在四川,那也不妨出去试试,反正失败也无所谓,大不了不要封地进京当寓公。但如果成功,他就可以拥有自己真正的领地,在自己的领地上做君主了。
剩下还有辽王和庆王。
庆王其实是判断失误,他并没想到还有这条线。
如果没有这条线,那么他在宁夏完全可以要一块封地,那里的农业条件还是极好的。
但现在……
“我还是进京吧!”
他说道。
“呃,大王,我其实觉得你还是应该出去开拓一下,我都把地方给你选好了,你可以先跟着燕王,然后燕王向西你从西域向南。这里也有通往印度的道路,只不过你是从西边进入印度,从这片高原过去,经过一个类似居庸关的山口,就是印度的广袤平原。
那里情况类似咱们的中原。”
杨丰说道。
当然,就是这个高原不好搞,有个外号叫帝国坟场。
他其实是想把庆王扔过去,让朱棣给安排个地方,毕竟朱棣未来拥有的地盘足够大,全都给他也未免太便宜他了。
“不用了!”
庆王很肯定地说道。
既然这样……
杨丰一脸笑容地看着他大舅哥。
“那辽王有没有兴趣?”
他说道。
“我倒是更愿意下南洋。”
他大舅哥很干脆地说道。
所以小公主一定已经跟她哥哥说了哪里最值钱。
“大王,这按照陛下生前所定,以后将专门设立官营南洋公司。”
杨丰说道。
下南洋开拓必须是类似东印度公司这种,大明不是没有这种类似欧洲殖民者的商业据点,南洋有的是,越南的会安,常年居住数千大明商人,把倭国商人都挤走了。最大的倭国平户至少三万大明商人,当然,也可以说是海盗,李旦就是老大,其他北大年,巴达维亚都有,荷兰人第一次入侵大明,就是北大年的漳州商人怂恿,意图复制澳门的经验。
www.novelser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