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完饭,李小寒又带着逛了一圈,遇到感兴趣的问问价,停在旁边听一听看一看,心中约莫有了初始的印象,只不过具体的想法还没有。李贤东和王氏跟着后面,十分不自在。好在李小寒也不急着一时就要个结果,逛了一会,终于说道:“爹,走吧,这山里的三七还等着咱们呢。”果然此话一出,李贤东和王氏再无忐忑之意,脸上都燃起了熊熊斗志。中午,李家一家三口回到家,换过干活的粗葛麻衣,便背起背篓,一头扎进后山的山地。怀里捂着在城里买的三个大馒头,反正分家了,粮食都分完了,再一起吃饭,那管家的陈氏是不乐意的。一家三口扎入山地里,因着早上卖三七赚了钱,大家更兴奋了。王氏又凭着模糊的记忆,翻找到了一处假人参的地方。可惜,不是真的三七。这种野生的珍贵药材也不是这么容易有的。“爹,娘,没事的,哪有这么多三七满山都是,我们已经卖了一次钱了。以后慢慢留意,有就最好,没有也没有关系。”是呀,毕竟入账了七十六两。王氏和李贤东狂热的心方慢慢镇定下来。“爹,娘,我们去把昨天泡的种子种到爹的地里吧。”李小寒说道,“万一这种子能发芽,我们才是真的靠自己挣钱了。”听了李小寒的话,王氏和李贤东沮丧的心又燃起一阵希望。是呀,如果他们能把三七种出来,那才是安安稳稳的活计。三人便一起往李贤东的山地里走去。说起山地,当初李氏一族是有族田的,后来族长一脉敏感察觉到战乱将起,而后又有天灾,干脆一咬牙将族田卖了,换成金子,全族跑路。而后果然证明族长是对的,只是逃难到平山村后,再想买回大片的祖宗族田不可能了,钱不够,好地也轮不到李氏这个逃难而来的家族。李氏祖先便在这里买了一大片山地,作为替代族田之用。族里山地的一部分,大多种满了果树或其他有用的木材,作为公地,所产出作为族里扶老助幼、教育族中子弟所用。李氏一族人,如果家里遇到大难,比如生了大病之类的,可以向族中借钱,度过难关后再慢慢归还;族中也有族学,不管是先生的费用、学堂的食宿、习字的本子,也由公地产出支持,当然,族学也不支持死念书,十四岁没过童生试三人回到家,随便煮了点东西吃了便躲进了房里,在这个家里感觉越来越尴尬了。“爹,我们什么时候建房啊。这在家里,什么都不方便。”房间里,李小寒悄声对着李贤东说。“嗯。”李贤东闷声点头,他现在也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外人。“家里的钱,先得留一份出来给娘看病。以往娘都是找游方郎中开的药,这么多年了,不成。咱们现在有钱了,我们去仁和堂找大夫,仁和堂的大夫肯定比游方郎中好。”李小寒此话一落,李贤东和王氏眼里立刻闪过了光。“不过,在娘看病吃药之前,我们须得先建房搬出去。”赶紧走,有多快走多快,离这个家有多远走多远。“明天我去一趟城里,把建房的砖瓦定了,然后再去求一个动土的好日子。”李贤东想了片刻,接话道。李小寒对建房子的流程不熟悉,现代人一般都是买商品房的了,即使是自建房,也有那种成熟的施工队,签了合同,大部分问题都有专业人士帮忙处理。
www.novelser.com